銘記百年黨史 傳承紅色基因——人物篇(五)瞿秋白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1-05-12 20:08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出生在江蘇常州,1909年春考入常州府中學堂預科,在校期間,廣獵哲學、歷史、文學書籍。辛亥革命爆發后,瞿秋白獨自剪掉了自己的長辮。1916年,瞿秋白入武昌外國語學校學習英語。1917年春到北京大學旁聽,9月考入俄文專修館,學習俄語,自修英語、法語,并繼續研究文學和哲學。 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后,瞿秋白開始閱讀《共產黨宣言》、《婦女與社會主義》等進步書刊。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后,他積極參加街頭宣傳,并作為俄文專修館學生會負責人參加北京中等以上學校學生聯合會,成為五四運動的領導人之一。 1921年1月,瞿秋白以特派記者身份,去莫斯科考察蘇俄十月革命后的情況,撰寫了大量通訊,向國內介紹了蘇俄的實況。除擔任新聞記者外,瞿秋白還到東方大學中國班講授俄文,擔任政治理論課的翻譯。1922年,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次代表大會召開,瞿秋白擔任大會翻譯工作,并在莫斯科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3年夏,中共中央決定把機關刊物《新青年》由月刊改為季刊,瞿秋白任主編,并為《新青年》題寫刊名。還參與編輯《向導》周報、《前鋒》等刊物。瞿秋白在這些刊物上發表了大量文章,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綱領,解釋共產國際的政策,為中國共產黨早期的理論建設和理論宣傳作出了重大貢獻,成為中共黨內**的理論家。 從1925年起,瞿秋白先后在黨的第四、五、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中央局委員和中央政治局委員,成為當時中國共產黨最重要的領導人之一。 1927年8月7日,瞿秋白主持召開了中共中央緊急會議——八七會議,大會通過了共產國際代表羅明那茲起草、瞿秋白翻譯的《告全黨黨員書》,糾正和結束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在中共中央的統治,確定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和實行土地革命的總方針。 1928年4月,瞿秋白從上海經海路抵達大連,又改乘火車沿中東鐵路北上,通過滿洲里的秘密通道出境進入蘇聯。5月中旬,瞿秋白抵達莫斯科。6月,瞿秋白在莫斯科郊外的茲維尼果羅德鎮主持召開中共六大。 1930年7月,瞿秋白由于立場調和,被當地的黨部指為機會主義和異己分子的庇護者,由于瞿秋白“沒有認出立三路線和國際路線的根本不同”,對立三路線的批判不夠徹底,于是在1931年1月7日在上海召開的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瞿秋白被解除中央領導職務,不再擔任中央政治局委員。此后瞿秋白留在上海養?。ǚ谓Y核),進行文藝創作和翻譯。 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在福建省長汀縣水口鎮被宋希濂的國軍第三十六師向賢矩部逮捕,6月18日,在長汀中山公園執行槍決。 |